课题名称 |
课题负责人 |
专题名称 |
专题承担单位 |
专题负责人 |
参加人 |
课题1:北方东部复合造山带岩石圈三维架构与成矿地质背景 |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张进研究员 |
专题1:北方东部复合造山带深地震剖面联合探测与地壳结构研究 |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
王海燕研究员 |
侯贺晟 |
专题2:复合造山带深部壳幔速度结构与电性结构探测 |
吉林大学 |
刘洋教授 |
田有教授 |
||
专题3:区域地震成像与区域位场综合研究 |
中山大学 |
司少坤教授 |
徐啸副教授 |
||
专题4:北方东部重要成矿带岩浆岩物源及深部地壳物质组成架构及其成矿制约 |
北京大学 |
张磊副研究员 |
童英研究员、李舢副研究员 |
||
专题5:北方东部地壳构造格架与成矿地质背景研究 |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
刘建峰研究员 |
张进研究员、李锦轶研究员、郑荣国博士、曲军峰副研究员 |
||
专题6:北方东部重要变质杂岩的构造属性及热演化过程 |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
刘超辉研究员 |
刘平华副研究员、喻顺副研究员 |
||
专题7:北方东部复合造山带数据集成与综合研究 |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
王涛研究员 |
薛怀民研究员、孙超、丁毅高级工程师、张建军博士、孙敬博助研 |
||
课题2.古亚洲洋构造体制成矿系统物质组成与过程 |
北京大学 朱永峰教授 |
专题1.内蒙古中东部岩石圈结构及其成矿意义 |
北京大学 |
徐备教授 |
沈冰研究员、田伟副教授、张南副教授 |
专题2.早古生代岛弧体系中的岩浆-成矿系统物质组成 |
北京大学 |
张志诚教授 |
|
||
专题3.前海西期幔源岩浆活动与金成矿作用 |
北京科技大学 |
谢玉玲教授 |
钟日晨讲师 |
||
专题4.晚古生代-中生代岩浆活动与成矿作用 |
北京大学 |
李文博副教授 |
朱永峰教授、赖勇教授、王选策研究员、张贵宾副教授 |
||
专题5.古亚洲洋成矿系统 |
北京大学 |
朱永峰教授 |
徐备教授、李文博副教授、张志诚教授 |
||
课题3.蒙古-鄂霍茨克洋构造体制成矿系统物质组成与过程 |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 武广研究员 |
专题1.大兴安岭西北部中生代岩浆活动与构造演化 |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 |
佘宏全研究员 |
杨郧城副研究员、硕士研究生张令进、王思耀 |
专题2. 中-俄-蒙重要成矿带对比研究 |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 |
武广研究员 |
李睿华博士研究生、范海洋硕士研究生 |
||
专题3. 甲乌拉-额仁银铅锌钼成矿系统物质组成与过程 |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 |
张增杰副研究员 |
马玉波副研究员、张勇助理研究员、封文学硕士研究生 |
||
专题4. 乌奴格吐山-太平川铜钼成矿系统物质组成与过程 |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 |
江思宏研究员 |
张莉莉博士研究生、康欢博士研究生 |
||
专题5. 上黑龙江盆地铜金成矿系统物质组成与过程 |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 |
赵元艺研究员 |
刘春花助理研究员、硕士研究生权晓莹、刘青枰、侯晓宇 |
||
专题6. 红花尔基-二道河银铅锌钨钼成矿系统物质组成与过程 |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 |
李进文研究员 |
硕士研究生李长检、郭向国 |
||
专题7. 朝不楞-沙麦铅锌银金铁钼成矿系统物质组成与过程 |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 |
刘翼飞副研究员 |
李铁刚助理研究员、刘瑞麟博士研究生、陈公正硕士研究生 |
||
课题4.古太平洋构造体制成矿系统物质组成与过程 |
吉林大学任云生教授 |
专题1.吉黑东部岩石圈深部结构与浅部构造过程 |
吉林大学 |
刘永江教授 |
李伟民讲师、研究生4人 |
专题2.吉黑东部古太平洋构造体制深部动力学过程的岩浆响应 |
吉林大学 |
裴福萍教授 |
王春光讲师、研究生4 名 |
||
专题3.吉黑东部古太平洋板块俯冲-增生过程的地质记录 |
吉林大学 |
周建波教授 |
韩杰讲师、研究生4 名 |
||
专题4.吉黑东部古太平洋构造体制成矿系统物质组成与成矿机理 |
吉林大学 |
任云生教授 |
丁清峰副教授、郝宇杰讲师、研究生4 名 |
||
专题5.吉黑东部古太平洋构造体制成矿系统的叠加与复合 |
吉林大学 |
孙丰月教授 |
王可勇教授、钱烨副教授、研究生4 名 |
||
课题5.典型矿集区3000m 三维地质结构与矿体定位 |
中国地质调查局沈阳地质调查中心 朱群研究员 |
专题1. 多宝山地区古生代岛弧火山-沉积建造形成演化 |
沈阳地质调查中心 |
杨晓平高工 |
付俊彧教高、张春鹏高工、杨宏智工程师 |
专题2. 多宝山地区中生代构造-岩浆作用和对古生代矿产叠加与改造机制 |
沈阳地质调查中心 |
邵军研究员 |
张璟博士、鲍庆中教高、吴新伟高工、宋维民高工 |
||
专题3. 多宝山矿集区典型矿床和成矿系统研究 |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
李光明副研究员 |
庞绪勇工程师、博士生赵超、王乐 |
||
专题4. 多宝山矿集区综合地球物理探测 |
沈阳地质调查中心,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
李成立高工 |
金鑫教高、高飞教高;张宝林研究员、徐光晶博士后 |
||
专题5. 多宝山矿集区三维成矿模型及找矿预测 |
沈阳地质调查中心,紫金矿业集团 |
赵院冬高工 |
朱群研究员、许逢明工程师、张广宇高工、韩仁萍工程师;罗孝桓教高、刘增玉高工、赵全国高工、刘绍峰工程师、高跃助工 |
||
专题6. 白音诺尔矿集区构造-岩浆作用与控矿要素研究 |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
郭磊副研究员 |
黄河副研究员、王彦斌研究员 |
||
专题7. 白音诺尔-浩布高-维拉斯托矿集区锡铅锌银多金属矿成矿系统研究 |
北京矿产地质研究院 |
邹滔高工 |
田野高工 |
||
专题8. 白音诺尔矿集区综合地球物理探测 |
吉林大学 |
韩江涛副教授 |
韩复兴副教授 |
||
专题9. 白音诺尔矿集区三维地质建模和成矿预测 |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
管烨研究员 |
史蕊助理研究员、张颖慧博士后 |
||
课题6.复合造山成矿过程与理论模型 |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秦克章研究员 |
专题1.三大构造体制复合造山成矿的区域地质背景对比 |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
苗来成研究员 |
张晓晖研究员、朱明帅副研 |
专题2.复合造山带壳幔作用、陆壳成熟度演进与金属省的耦合关系 |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
苏本勋研究员 |
郭光军研究员 |
||
专题3.典型复合成矿系统精细结构解剖 |
吉林大学 |
孙景贵教授 |
刘红涛研究员 |
||
专题4.浅成低温-斑岩铜金、银铅锌-钨锡钼矿床的共生与分离机理 |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
杨岳衡 研究员 |
曹明坚副研 |
||
专题5. 综合集成,系列编图,构建复合造山成矿系统理论模型 |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
秦克章研究员 |
赵俊兴副研 |